合法经营的依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任何企业或个人想要通过互联网从事药品信息服务、药品交易等业务,必须取得互联网药品经营许可证。有了该许可证,企业或个人才能在互联网平台上合法地开展药品相关业务,避免因无证经营面临法律风险,如巨额罚款、停业整顿甚至刑事处罚等。
保障消费者权益:获得许可证意味着企业在人员资质、管理制度、设施设备等方面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有能力保障所提供药品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药品交易的合法性、规范性,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用药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提升企业竞争力:拥有互联网药品经营许可证是企业实力和信誉的体现,有助于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和业务合作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规范行业秩序:从行业发展角度看,许可证的存在便于监管部门对互联网药品市场进行有效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防止非法药品交易和虚假药品信息的传播,促进互联网药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准备材料:通常需要提交互联网药品经营许可证申请表;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涉及药品生产或经营的企业,可能还需提供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或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互联网药品经营的质量规范实施细则、管理制度和措施;企业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证明、聘书及相关资质证明;还有企业网站的相关资料,如域名证书、服务器托管协议等。
提交申请:将准备齐全的材料提交到所在地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政务受理部门。
形式审查:政务受理部门会在 5 个工作日内对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查看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符合要求的,发放受理通知书;不符合的,会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审核审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受理申请后 20 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可能进行现场检查,核实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否与申请材料相符。如果审核通过,将颁发《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或《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不批准的,会出具《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领取证书:企业在收到政务受理部门的领证通知后,在规定时间内前往领取许可证。